張景書深入洛南調研于浩世小麥新品系
6月的田間山野,麥浪滾滾。13日,院長張景書來到洛南縣寺坡鎮(zhèn)何村,考察我院小麥育種專家于浩世剛剛繁育出爐的小麥新品系“S01(6)-19”,走進田間地頭調研其長勢、品質和群眾反映。學院辦公室主任彭虎軍、小麥育種專家余浩世、寺坡鎮(zhèn)農技站站長齊永良等陪同調研。


張景書驅車來到寺坡鎮(zhèn),一下車就急切地趕往田間地頭,一畝畝考察“S01(6)-19”的長勢,和農技人員、農民朋友拉起家常,關切地詢問該小麥是否受連續(xù)干旱天氣的影響;和其他小麥品種比起來,“S01(6)-19”的葉片大小、麥芒長短是否合適;麥稈的高度、硬度如何,麥根深度咋樣,是否能抗干旱、防倒伏、抗??;麥穗顆粒多少,畝產多少,農民是否滿意等。一位種植戶高興地告訴張院長:“商洛學院的麥種好,你看那麥穗長得多瓷實,比一般的麥穗飽滿。像今年這干旱天,地里墑少,其他麥葉都快擰成繩了,麥穗也干癟,這麥能長這么好出人意料。麥還沒收哩,附近的農戶就跑來要麥種,我還想自己留著種,都愁拿啥給人哩!”

寺坡鎮(zhèn)農技站站長齊永良、農技員劉遠智對張院長說:“‘S01(6)-19’自去年播種以來,遭受歷年冬季少有的凍害和連續(xù)幾個月無透墑雨的干旱。但是該品種綜合性狀表現(xiàn)良好,長勢喜人,在洛南縣多個品種試驗及示范中,被認為效果最好,大穗、大粒、中桿,抗旱、抗病、高產,適應旱肥地、水地、山地種植。今年小麥抽穗后,商洛市、洛南縣多次組織農業(yè)專家以及種子站站長前來參觀,市農科所、農業(yè)局、農技站育種專家都很看好,認為‘S01(6)-19’是很有發(fā)展前景的、適宜高水肥田塊、畝產超千斤的骨干品種。”

聽了農技人員和農戶的評價,張景書欣慰地向于浩世豎起大拇指。他說,小麥育種是一項長期、艱苦的研究工作,作為地方高校一定要本著對農民負責的態(tài)度,著眼于商洛區(qū)域的地理、氣候、土壤條件,潛心研究出農民歡迎的、社會效應好的小麥品種,這是造福社會的業(yè)績。他叮囑道,試種初期要多做實驗研究,一定要把好種子純度關,封存后精細化管理,保證拿到農民手里的是最好的種子;在示范種植過程中,要規(guī)范化種植、科學化管理,做好與農民群眾、農業(yè)機構的對接工作;在今后的示范、推廣中,逐步升級,形成規(guī)模效應。


“S01(6)-19”是于浩世繼商麥“5226”繁育、鑒定、推廣以來,又一研究新成果,二者雙峰齊舉。該品系于2001年嘗試雜交繁育,2008年參加區(qū)域試驗,2 010年由洛南縣寺坡鎮(zhèn)農技站主持,開始在寺坡鎮(zhèn)何村示范種植。今年是示范種植的第一年,8戶農民種植10畝地。試種后將接受省級以上農業(yè)機構鑒定。

(圖/文 趙英卓)